很多人認為小孩大了很多事自然就會為何要教,況且以前的父母辛勤打拼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教養小孩,能夠給個溫飽就是最大的照顧,所以早期的小孩年紀大一點的要幫忙照顧小弟弟小妹妹,還要料理三餐,閒暇之餘不是去溪邊抓蝦就是玩著自製玩具,小孩也都是這樣長大,將來也都有一番自己的成就。
但是現在的社會已經跟以往不同,時代在變遷,環境也比以前複雜,隨手可得的3C產品,觸目所見的都是具有聲光效果的畫面,況且現在人生的少,對於小孩的照顧無微不至,一不小心就變成“媽寶”,《三字經》中曾提到-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老師,父母平時的身教,以及對家庭教育的態度都深深影響著孩子,因此「教養」就變得相對重要,而教養的時間甚至可以從懷孕開始。
而何謂教養,就是從小培養良好規矩,以及待人接物時該有的態度,見到長輩要打招呼、跟人家說話要注視對方、別人拿東西給妳時要說謝謝,生活中所得到擁有的一切都要心存感激,這些都是從小就該給予孩子的教養。
像是凱特時間到就會請公婆吃飯,甚至會幫忙拿碗筷,小寶貝在淺移默化中習慣這樣的模式,自然而然也就會請阿公阿嬤吃飯,幫忙夾菜,而這就是身教所帶給孩子的影響
至於教養的好處有:
1.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約5個月時就有一定的聽力水平,因此常跟寶寶說話除了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對於寶寶的情緒穩定也有幫助
2.小孩子在3歲之後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從小就能開始給予正確觀念,等到年紀增長父母與小孩之間的溝通才能越順暢
3.從小教養小孩培養獨立觀念,很多事能放手讓孩子嘗試,不僅能培養孩子自信心,更能學習照顧自己幫助他人
4.小時候吵糖吃,長大之後就會跟父母伸手要錢,一旦索取不成就會有謀殺父母的事件產生,這都是因為小時候跟父母要什麼有什麼,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導致社會事件頻傳,因此教養小孩有付出才有收穫,不讓孩子予取予求,才是最根本之道
溫馨提醒:在孩子3歲之前的教養雖然是件辛苦且勞心的路,但3歲之後卻能像倒吃甘蔗般嘗到甜美的果實,教養小孩也變得越來越輕鬆,父母不必事事為孩子擔憂,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