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小孩說話的方式不外乎是恐嚇+威脅,更嚴重還會施以體罰、暴力的態度管教小孩,或許當下有立即的功效,但孩子只是壓抑無法反抗並不是真正接受,且這樣的管教方式對孩子心理會造成負面影響,以及悲觀、自卑、易怒、不擅表達自我情緒等性格,長大之後或許還有說謊、叛逆及租暴的行為出現,更何況很多管教者對於恐嚇大多是說說不會真的去做,也造成孩子的不信任感。

試想假設今天角色互換你(妳)會喜歡一天到晚被責罵、被管控、被懷疑嗎?

因此凱特提出幾個典型的恐嚇語句:

範例1.當孩子想自己嘗試拿著奘水的杯子,很多管教者都會說「你(妳)不會拿啦~等一下把水都打翻」

這時孩子的重點就會停留在“水會打翻”,結果就真的會不小心把水打翻,

看到這種情形大多的人都會說「你(妳)看,我就跟你(妳)說過了啊.....不會還要拿,現在灑出來了吧.....氣死我了」

這樣的表達方式抹煞孩子想表現自我的機會,更讓孩子失去自信心,

這時可以這麼說→「請你(妳)小心拿慢慢走喔」

這時孩子的重點就會停留在“小心拿慢慢走”一旦成功了也要適時給予稱讚,建立孩子的信心,而孩子為了想要表現給管教者看自己做得到,下次一定會表現更好

範例2.吃飯時孩子不肯乖乖坐好,到處跑來跑去不聽管教,很多人都會說「坐好!不乖乖聽話,等一下就被警察抓走」

管教者大多也是說說,並不是真的會找警察來抓,久而久之孩子知道父母只是隨口說說,因此下次還是會不聽話,,管教者的威信也蕩然無存了...

但是在孩子的心理會以為警察的工作就是把小孩抓走,進而害怕警察,以後一旦小孩迷路或遇到壞人卻不敢找警察,錯失尋求幫忙的機會,

這時可以這麼說→「吃飯時就請坐好,吃飽飯爸爸(或媽媽)陪你(妳)一起玩」

給予孩子訂定規矩並要求務必遵守,一旦做到即給予稱讚或獎勵,其獎勵以能陪伴孩子為主,例如:閱讀、玩遊戲、植栽等,或給予孩子自主權,例如:自己洗想吃的蔬果、自己選擇想穿的衣服等

範例3.孩子如果因小事情哭,很常會聽到管教者說「不准哭!嘴巴閉起來」「不要哭!羞羞臉

但這樣子孩子不僅無法宣洩當時的情緒必須壓抑,也無法學習之後面對同樣的事情時該如何處理,

這時可以這麼說→先關心孩子因何而哭再以同理心詢問關心「怎麼了?是不是拼圖拼不出來呢?」,

再陪伴孩子一起嘗試鼓勵孩子不氣餒「沒關係,媽媽(爸爸)再陪你(妳)試試看」「加油!再試一次,我相信你你(妳)做的到」,一旦孩子成功了即給予稱讚增加孩子信心

溫馨建議:很多人在管教小孩時都會受情緒影響脫口而出「你(妳)再調皮我要打人囉」「你(妳)這個小孩怎麼這麼壞」「我沒有你(妳)這種小孩,我要把你(妳)丟給別人養」這類負面的話,建議在情緒狀況較差時,可先交由別的管教者處理,或是先深呼吸離開現場,等自己情緒較為平穩後再行處理,也請管教者多注意孩子好的一面並多給予稱讚,孩子也一定會有顯著的進步與表現

IMG_4105.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特 的頭像
    凱特

    ★凱特的簡易育兒術★ 用簡易的文章內容提供親子育兒教養

    凱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