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二日父母總會帶孩子外出遊玩,而遊玩地點的選擇也是很多,舉凡百貨公司逛逛、親子餐廳吃飯、公園跑跑跳跳或是有教育性質的科教館....等,但是這些頂多只能算是活動而非運動,有很多家長認為小孩有玩到流汗就算運動,但其實真正的運動應該是在運動後能達到每分鐘最大心跳率的75%~80%(每分鐘最大心跳率=220-年齡)
以10歲孩子為例:每分鐘最大心跳率是220-10歲=210次,運動後的心跳率在158-168次最洽當(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現在的孩子不僅運動量少,三餐不均衡挑食,甜食油炸類的垃圾食物攝取過多,對身體造成很大的負荷,尤其課業壓力大,放學後還要補習,根本沒時間運動,加上3C產品的隨觸可及,讓孩子很容易就沉浸其中,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長久累績下來就會有肥胖、近視、注意力不集中、壓力過大等問題。
而運動能帶來的好處很多:
1.研究報告顯示運動能提升細胞新陳代謝的速率,強化大腦連結,能提升專注力及學習效率
2.運動會刺激腦內啡分泌,帶來愉悅的感覺,情緒管理方面也就更穩定,也更有自信心和成就感
3.增強心肺功能,抵抗力變強,增進孩子免疫力,且運動也能加強大肌肉發展,體力自然會變好
4.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運動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心情和情緒就更加穩定
5.很多孩子有過動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可藉由在運動需求量上獲得滿足,培養自己喜愛的運動,便能大幅改善其狀況
(資料來源:天才領袖)
因此凱特建議運動頻率每周三~四次(最少一~二次),以凱特家為例,我們平日會挑選一~二天作短時間運動,周休二日會安排一天出遊,另一天就會選擇需要長時間運動項目運動時間較短的可選擇跑步、踢足球、跳繩等,如果有較長時間運動可選擇爬山、游泳、騎腳踏車等,讓孩子盡量接觸大自然,吸收芬多精,看看寬闊的視野。
當孩子喊累時也要鼓勵孩子不放棄,增加孩子的耐心與毅力,一旦達成運動目標,相信孩子一定能獲得成就感,並期待下次的運動挑戰。
像凱特第一次要帶我家寶貝去爬山時,特地選了較為平穩好爬的健行路線,剛開始上坡時就不停喊累,一直要父母抱,但凱特在一旁用溫柔堅定的語氣要寶貝加油,堅持下去,因為爬山就是先苦後甘,要有勇於挑戰的心,一旦登上山頂彷彿世界都被征服,微風吹來忘卻剛剛上山的辛勞,下山時就輕鬆許多,沿途還可以欣賞花草樹木,一到山頂便立刻拍照紀念自己首次完成整個爬山路線,也大大提升孩子心中的喜悅與成就感。
溫馨提醒:
運動是不分季節,一年四季皆有運動,可常保身體健康,但要特別注意夏天防曬防蚊以及多補充水分,而且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太勉強孩子大量運動,循序漸進才是保持運動習慣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