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貝常常帶他出門逛街就吵著要買東西,不買給他就躺在地上耍賴哭鬧嗎?

還是每天早上帶孩子上幼稚園,就上演大哭大鬧戲碼,到學校門口還是不肯進去,要連拖帶拉的丟給老師趕快跑走嗎?

或是帶孩子外出遊玩,結果到了目的地孩子不但不領情,還一臉凹嘟嘟,深感帶孩子出門是找罪受?

以上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相信很多爸媽如果要聊起來可能三天三夜聊不完

因此想改善這類情形,爸爸媽媽不防試試「事前溝通」

事前溝通顧名思義就是在決定或是做這件事情之前,務必提前給孩子知道明白,

相信一定有恨多父母納悶“我們是長輩,要做什麼還要報告給小孩知道?!”

但試想,假使今天角色反過來,小孩不管做什麼都沒有事先報備,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還一定要父母配合,你會不會想生氣?

孩子也一樣,他們也會有自己想法,但受限於孩子的表達能力,無法明確讓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

所以才會用大哭大鬧生氣的表達方式,因此父母所必須做到的是尊重孩子,讓孩子有知的權利,

同時也要教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無理取鬧對父母是不管用的。

 

1.帶孩子外出難免會遇到購物行程,而小孩子不管看到什麼幾乎都會希望爸爸媽媽買給自己,也不管那個東西自己需不需要,

有時或許只是為了想買而買,回到家沒玩幾次就丟一邊,但是不買,孩子會吵鬧,買了不玩浪費錢,實在是讓父母傷腦筋。

這時凱特建議大家帶孩子去購物時,務必提前告知孩子「今天只能買一樣自己最喜歡的」「今天是來買菜,不是來買玩具的」

或是「家裡有類似的玩具或沒有需要的就不買」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原則在哪裡,一旦建立的原則就不容許輕易改變,

否則言而無信,孩子會覺得父母都是講講而已,甚至以後也會有樣學樣。

延伸文章 小孩哭鬧如何處理

2.在預備帶孩子到新的地方學習,例如:上學、學才藝,都建議父母先帶孩子熟悉新環境,介紹一下新環境並且與老師見面打招呼,

回到家跟孩子聊聊新環境好玩的地方,初期孩子剛到新環境學習或許會感到害怕,父母也別急著放手,適時的陪伴給予孩子安全感,

一開始可能需要陪伴一整天,慢慢地等孩子有安全感後就縮短陪伴時間,但切記千萬不能偷偷離開,務必提前告知孩子今天爸爸(或媽媽)

什麼時候會離開,在什麼時間就會來接你回家,並且遵守承諾,孩子才會相信父母的話。

延伸文章 小孩害羞內向怎麼辦


3.在孩子已經能夠做簡單溝通以及大致能聽懂父母講什麼的年紀開始(約1歲半~2歲),

建議父母要帶孩子外出前,需事先說明要去的地點、大致的環境介紹以及去那裡做什麼,

如果要去的地方還會有其他友人,也建議父母可以先提供友人照片做簡單介紹,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之前凱特也有寫過類似的延伸文章 我家小孩愛生氣

溫馨提醒:

其實面對很多孩子哭鬧的問題都是有解決辦法的,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改變原則,

否則孩子會認為哭鬧這一招對父母是管用的,且能引起父母的注意與關懷。

我們要做的就是多點耐心陪伴,並且在態度堅定的原則下與孩子做「事前溝通」,

父母的標準也必須一致,長此以往相信問題就會慢慢改善。

 

 

 

 

arrow
arrow

    凱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