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專家都會建議父母要多和孩子說話聊天,一方面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另一方面可以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想什麼,深怕等孩子大了就不願意跟父母分享心事,彼此的距離就會越來越疏遠。

但是當父母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提問時,需要解釋很久,常常一回答就沒完沒了,也有時候父母正在忙,面對孩子的提問可能就敷衍帶過,不僅孩子得不到答案,次數多了或許就不想找父母聊天。

之前凱特也寫過一篇文章你家的小孩愛問「為什麼」嗎?

因此如何跟孩子應對,確實也是一門大學問,今天凱特整理出幾種狀況,分享給大家做參考:

1.看見什麼問什麼階段

孩子約2歲之後開始語言大爆發,相對的也會對很多事情產生好奇,看到什麼就會問什麼,這時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趁勢讓孩子多吸收一些知識,例如:當孩子指著一隻竹節蟲問這是什麼,父母如果解釋很多:「這是竹節蟲,它的外型看起來像樹枝一節一節的,而這也是它的保護色,因為當它混在植物上的時候,就不容易被發現也就不會被蜥蜴或小鳥吃掉」。

相信講到這,孩子早就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裡去玩了,因為2歲左右的孩子專注力大約只有1-2分鐘,很容易就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父母只要簡單回答「這是昆蟲」,目的是讓孩子能容易記憶,並且可以幫助孩子增加詞彙就可以了。

記得有一次小寶貝問我,媽媽我們為什麼會大便(那時的我還會很認真地從頭到尾詳細解釋),我說:「因為我們人類吃進去很多食物,經過胃把食物磨碎之後,好的營養就會被小腸吸收,接下來就到大腸吸收水分,剩下的就是不要的食物殘渣,從我們的肛門排出,那個就是大便,所以我們要常常把不要的東西排出體外,才不會囤積在體內,因為時間一久大出來的便就會很臭,還會放臭屁」。

正當我很得意於自己的博學多聞與幽默時,一回頭發現我家小寶貝跑去跟爸爸說:「爸爸!我們要記得大便不然會放臭屁...」此時媽媽臉上三條線,我講的落落長,結果孩子只記得“放臭屁”,其餘的就像大便一樣拉出來就沒了....

2.問題無限延伸階段

在孩子大約3-4歲開始對於提出的問題就會有無限延伸,常常一回答就沒完沒了,因此造成很多父母到後來就會直接說「不知道」或是「這有什麼好問的」帶過,但是當這個時期的孩子提出問題同時大腦正在思考,相對的專注力也比較提升,如果能得到答案也就能增加知識。

但或許還無法達到說一次就能完全記得的階段(除非你家的小孩是天才兒童有過人記憶力),因此面對孩子同樣的提問,父母要多點耐心重複回答,而回答內容仍然要以「簡潔有力」為原則,不然以孩子的大腦發展或許就會記不得喔。

IMG_0910 (1).jpg

我家外甥從小也是很愛問問題,例如坐捷運的時候就會一直不斷的問說「我們等一下要去哪裡?」「是要在哪一站下?」「我們到了嗎?」「現在到哪一站了?」「現在這站叫什麼?」「是在這站下車嗎?」,雖然大家嘴巴上有回答但心裡都已經ooxx,可是時間一久,我家外甥也漸漸記得很多站名,也會學看懂跑馬燈上的字,自己就會說下一站就要下車了,這讓我們驚訝之餘,也感受到孩子在淺移默化中也學習到很多,因此不要忽略孩子的任何提問喔

3.可以學習知識階段

在孩子4-5歲之後,有時會針對所有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感到好奇而提問,這時父母或長輩先別急著回答來凸顯自己的聰明才智,因為講出來的答案說不定不是完全正確,建議可以回覆說:「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是我也不確定答案是什麼,我們一起去查資料吧!」其用意是先稱讚孩子懂得思考並提出問題,另一方面讓孩子了解以後如果有疑問可以學習自己找答案,而不是問答案。

像是有一次小寶貝聽到紐西蘭,立馬問我紐西蘭是什麼,我便拿出地球儀和地圖書告訴小寶貝紐西蘭的地理位置以及當地的特色,後來小寶貝又陸陸續續看了好幾個國家的介紹,最後問我「所以整個地球總共有幾個國家?」,凱特驚訝於小寶貝真的很有興趣的提出很多問題,而我也樂於和孩子一起去找尋答案,讓孩子能從生活中快樂學習。

IMG_1110.jpgIMG_1112.jpg

4.故意唱反調階段

大約在孩子5歲之後開始,就會發現唱反調以得到對方注意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比較調皮,故意說出一些逗弄對方的話,這時父母或長輩只要輕鬆回答「我不知道耶...」「是嗎?你是這麼想的呀!」或是笑笑帶過,如此一來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冷處理而覺得無聊就會放棄唱反調或是故意講出調皮的話,可千萬不能跟他們認真,有些調皮的話聽聽就好,一旦認真看待就會陷入孩子的陷阱,到最後只會惹得自己生氣或是責罰孩子,導致破壞親子關係喔~

前不久凱特也遇到類似情況,在路上剛好看到一個從夾縫中力求生存的小樹苗,就跟小寶貝說:「妳看那顆小樹就算被整個封住,但是一旦牆壁有裂縫還是會奮力地從裂縫中往上生長,所以我們人類也要像小樹一樣,就算遇到困境也要努力向前。如此正向鼓勵人心的一番話,沒想到小寶貝回我說:「我覺得還好啊...這樣被夾住也沒什麼」,聽到這裡不禁心裡火冒三丈「什麼還好,不然你來夾夾看啊...,」接下來可能就是一段咒罵。但是冷靜想想我何必跟孩子一般見識,於是我只淡淡回答:「是喔!」就結束這段對話,因為認真就輸啦~

 

溫馨提醒:

其實面對孩子的提問,父母只要把握三個原則:1.輕鬆面對2.簡潔回答3.幫助思考,就可以讓惱人的提問變成有助益的學習,各位家長們何不試試看呢?

IMG_9253.jpg

再大一點的孩子甚至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試著找答案,不僅可以學習解決問題,更能加深孩子對答案的印象,父母只需要在旁邊陪伴,何樂而不為呢?

 

 

 

arrow
arrow

    凱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