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研究報告指出「爬行」在寶寶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大腦活化、感覺統合、手眼協調、觸覺刺激、空間概念、姿勢控制、肌肉張力、移動能力、平衡能力.....等。爬行代表寶寶已經可以自己獨立到處探索環境,因此在寶寶大約5~6個月就可以給予足夠空間去翻身或是趴著,如果寶寶發展到想要爬行,也可以拿一些具有聲光效果的玩具吸引寶寶前進。假使寶寶還沒有開始學習爬行的意願,家長也切勿操之過急,想說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就已經會爬了,為什麼我們家的還不會?其實每個寶寶發展時間不一定,只要給予適當刺激,相信寶寶一定會有顯著成長。

IMG_2736.JPG

給予寶寶足夠且安全的空間學習爬行

因此為了加強寶寶爬行,凱特在小寶貝6、7個月時到兒童福利服務中心(簡稱兒福館),那裡有免費的嬰幼兒爬行課程(1.5歲以下),現場志工老師們每周會設計不同爬行課程,像是上下樓梯、設置障礙物,增加寶寶爬行困難,這些也是刺激大腦發展的關鍵。

988297_427931590655727_2116974279_n.jpg

爬行過程中可拿會發出聲音的觸覺球吸引寶寶前進

1002615_439939149454971_2136181992_n.jpg

寶寶在爬行同時,眼前卻是會左右搖晃的障礙物,增加爬行困難度,提升寶寶平衡能力

另外寶寶學習爬行過程中也可以增加觸覺刺激,觸覺是孩子爬行時探索環境的重要媒介,良好的觸覺發展有助於增加情緒穩定度,以及認知能力的發展,因此讓寶寶撫摸不一樣的觸感,例如沙坑或草地,並且在旁邊告訴寶寶這個是沙子,摸起來沙沙的,一方面讓寶寶對沙子與摸起來沙沙的做觸覺連結,另一方面增加孩子的形容詞彙,讓大腦的理解與觸覺相結合。

但如果是觸覺敏感的孩子,家長不必太過勉強孩子觸摸,可以先從爸爸或媽媽示範摸沙子做起,也可以藉由玩沙工具吸引孩子嘗試玩沙。

IMG_4749.JPG

SAM_4275.JPG

對孩子而言所有未接觸過的事物都會有未知的恐懼感,父母切勿過於苛責孩子說:「摸摸看而已,這又沒什麼,有什麼好怕的」or「你看別人家的小孩都敢摸,就你不敢,真是膽小鬼」,建議可以先從觸覺繪本著手,透過可愛動物圖案吸引寶寶目光,加上文字內容敘述,讓寶寶有一些認識之後,久了就會願意去翻翻書,慢慢也就不那麼害怕,接著就會想嘗試去摸摸看,等接觸的東西多了,寶寶自然會更願意去探索這世界。

getImage.jpg

074603778.jpg

 

溫馨提醒:

很多家長會擔心讓孩子亂爬容易會受傷或是亂拿東西就往嘴巴塞,但其實只要環境保持安全乾淨,就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爬行空間,讓孩子自由探索,甚至可以鋪一張大白紙,讓孩子沾上可清洗無毒顏料,在紙上盡情揮灑,也是一種不一樣的觸覺、視覺感受呢

20131001_110953.jpg

 

 

 

 

 

 

 

arrow
arrow

    凱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